2月17日上午,“证券期货领域行政处罚非诉执行法律及制度问题研究”研讨会暨课题结题评审会在北京金融法院召开。该课题由财政部、中国证监会、北京金融法院及两位高校专家共同组织开展研究。
会议邀请了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对课题报告进行了研讨及评审。财政部国库司副司长潘风华、中国证监会处罚委副主任董文媛、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绍统等领导参加了会议。北京金融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薛峰,审判第三庭庭长陈良刚、执行局副局长张守国以及课题组其他成员参加了会议。
此次会议由北京金融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薛峰,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部高级经理郑丽婷主持。
薛峰副院长首先对参会的领导、专家表示了热烈欢迎,之后介绍了北京金融法院成立以来的工作成果。薛峰副院长表示,“证券期货领域行政处罚非诉执行法律及制度问题研究”这一课题的相关问题涉及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法院的非诉执行案件审理和强制执行、财政部罚没款收缴等多个环节,相关研究较少,专业性和实践性较强。相关课题研究成果完整呈现了证券期货市场非诉执行案件的行政执法、司法审查和执行的全过程,全面梳理分析了目前证券期货市场非诉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立法、行政和司法建议,以期深化证券期货领域行政司法协作,加强证券期货领域的罚没款收缴。
刘绍统副总经理表示,此次课题成果是在财政部、中国证监会和北京金融法院的大力支持下形成的,全面分析了证券期货领域的行政处罚非诉执行问题,对相关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希望以此次课题研究为基础,共同推动将课题研究成果运用好,推进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
潘风华副司长表示,课题组一年来克服疫情困难,为完成课题倾注了大量心血。课题成果在框架安排上力求合理,在规范支撑上力求严密,在学理分析上力求扎实,在数据论证上力求详实,充分体现了课题组的严谨与认真。希望之后对课题内容进一步修改完善,共同推动研究成果落地实施。
董文媛副主任表示,课题内容涵盖证券期货领域行政处罚非诉执行的全流程、各环节,为今后非诉执行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遵循,堪称非诉执行的“百科全书”。证监会将认真学习研究成果,不断增强法治意识,充分吸收相关建议,进一步提升行政处罚和执行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参会的评审专家表示,此次课题的研究成果框架清晰、研究深入、数据详实、内容全面系统,论证充分周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的建议具有相当的突破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对于相关法学理论和行政执法实践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建议突出证券期货行政执法的鲜明特点,加强对被执行人恶意转移财产、逃避义务等行为追究责任的制度研究和实践探索,突出课题的中国特色,推动课题成果的落地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