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航|从59号到59号
北京金融法院 2023年09月07日 阅读次数:

编者按

Ta们,满怀期待走出大学校门,成为职场新人;Ta们,怀揣梦想走入金融法院,成为新一代融法人;Ta们,憧憬未来,为法治梦想乘风破浪。北京金融法院聚焦第二届新入职大学生,亲述Ta们从校园到职场的启航之旅,从学生到融法人的成长心路。

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来自综合办公室周含笑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周含笑,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专业,研究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法学)专业。从初夏到夏末,入职北京金融法院已经两月有余,这两个月是我从法学院学生转为法院干警的过渡期。“远飞者当换其新羽,善筑者先清其旧基”,于我而言2023年夏天的主题词是“转变”。

“北京金融法院的青年干警,一定要提高自己的政治站位,打开视野格局。”这是报到第一天领导对我提出的第一点要求。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作为学生,“政治站位”这个词可能会有些陌生;但作为一名融法人,高站位是开展一切工作的根基。随着对日常工作的不断参与和对金融法院了解的不断加深,我深刻认识到北京金融法院具有服务保障国家金融战略实施、营造良好金融法治环境、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特殊职责使命。谋大事者,首重格局。作为融法人中的一员,必须摒弃过去的学生思维,不能只顾眼前事,而要立足于金融法院的职责使命这一高站位,以全局和长远目光谋篇布局。

基于北京金融法院的特殊定位,融法人的工作对首都金融乃至全国金融都具有深刻影响,这种影响的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因此,我们不能再像读书阶段那样专注于学习法律本身,而是要充分利用“融光课堂”、“融光夜校”以及其他工作中的调研学习机会,利用好工作之余的碎片时间,积极了解不同领域不同经济业态,汲取金融行业背景知识,以精准把握金融行业发展和运行的规律。另一方面,如果说学生时代我们学习法律要“知其然”,那么进入金融法院更需要“知其所以然”。作为北京金融法院的干警,精通法律知识固然重要,但绝不能止步于此,更要对置身其中的社会经济背景有深透的理解,深刻把握复杂社会经济体系机理,把法律实践真正融入实际的社会经济规律和需求。

在学校读书期间,我们更多采取文献研究法来研究问题。而入职后,“调查研究”成为了我们开展课题研究的关键词。在两个月的工作里,我旁听、参与了一些课题研究。在其中一个课题中,综合办公室李锐主任就再三向我们强调,“我们做课题,是要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难题,要以‘问题导向’指引‘调研方向’,决不能预设论文结论”。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得益于北京金融法院的金融司法大数据研究中心、金融法治协同机制建设,在调研中我们有充分的机会利用金融司法大数据进行分析,广泛开展走访调研,以此深入分析问题。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从中关村大街59号到红莲南路59号,虽然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转变,但有一些东西是我始终坚持着的。大一的时候,怀揣着对“公平正义”的向往,我从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转到了法学院;研一的时候,在法律职业伦理课上面对老师关于我们职业规划的提问,我站起来说想成为一名人民法官;在毕业论文的致谢里,我曾写下“学习法学对我来说是一种特别幸福的事情”;今天,学习法律的初心不曾改变,但更有了“司法为民”新内涵。

读本科时,武汉大学的冉克平教授曾说,人生的第一份职业很重要,会深刻影响一个人的职业观、价值观。入职北京金融法院,可以说是我人生的另一次“金榜题名”。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学习法律,永远在路上。我一定不忘初心,继续怀揣着对法学真挚的热爱,厚植为国为民的情怀,奋楫笃行,朝着人生下一阶段继续努力。

附件:

推荐分辨率:1600*900及以上 推荐浏览器:IE10及以上版本、或 Chrome、Firefox浏览器

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 400-010-0101

移动端
版权所有:北京金融法院 京ICP备2001217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6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