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南开大学法学院、中国信托业协会主办的“中国仲裁周——信托争议解决”研讨会在京举办。中国仲裁周是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联合中国人民大学、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北京市律师协会于2013年共同发起成立的以仲裁和争议解决为主题的活动平台。本次活动是2023中国仲裁周的系列活动之一。来自仲裁机构、法院、行业协会、高校以及金融企业等各方代表参加会议。北京金融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艳红受邀参会并致辞,北京金融法院审二庭法官李默菡发表主题演讲。
李艳红副院长在致辞中表示,北京金融法院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不断提升专业审判软实力、金融司法公信力、金融智力支撑力,聚焦“专业立院”,积极开展金融审判和研究。本次研讨会聚焦信托争议解决,对于资本市场的法治化发展极具现实意义。从北京法院审理的相关案件来看,营业信托案件数量近几年占比全国同类案件的34.4%。由于金融领域的创新纷繁复杂,资管产品的交易实践、交易结构和交易范式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设定复杂,对应的法律涉及到民法典合同编、公司法、信托法、担保法等多个法律规范。同时,金融产品规避金融监管更具隐蔽性,纠纷处理上具有案件事实认定难、合同效力认定难、金融机构责任界定难的特点。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的深入交流,帮助法院在信托争议裁判理论和实务上打开思路,为信托纠纷的审理明确导向,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和综合的价值考量,公平公正地处理好案件,更好地服务信托业在法治轨道上高质量发展。
在主题演讲环节“裁判视角下的信托争议——诉讼与仲裁”中,李默菡法官发表主题演讲。李默菡法官结合审判实践,围绕当前信托纠纷案件中信托法律关系的性质和效力认定、受托人义务及责任的认定两个问题中的裁判理念和观点分享了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北京金融法院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密切交流,不断深化法治协同建设,为金融审判体系现代化建设、为金融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