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3月,北京金融法院如期开展2023年“大讨论·廉政教育警示月”活动,回顾来时路、立足当下局、谋划长远事。“大讨论”设置“十大议题”,通过主题教育、交流研讨、谈心谈话等形式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思路;“廉政教育警示月”依托全面从严治党压力传导机制、“两报三不”“优善瑕疵档案”等创新机制筑牢防线、划定底线、敲响警钟。“凝心聚力 再启新程”栏目聚焦北京金融法院全院上下思想交锋的热烈场面,全面展现融法干警昂扬向上的奋进姿态。
干警表心声
审一庭 王新子
尽小守本,浪随帆扬
一艘船可以顺利扬帆远航
最重要的是方向舵
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政法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就是司法为民。法院要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北京金融法院阳光大厅中“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庄严的鎏金大字仿佛就是在昭告着,法院是人民的法院,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不是船长
也要做好舵手
提到司法为民,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法官槌起槌落间敲响的公平正义,或是一份份抽丝剥茧辨真伪的裁判文书。但是在审判工作中还有大量的事务性工作都是由审判辅助人员完成的。一个错案的负面影响足以摧毁九十九个公正裁判积累起来的良好形象,同时,一个程序上的瑕疵也会摧毁一个审判团队日夜推敲出来的事实认定清楚、法律适用正确的公正判决。司法为民,来不得半点疏忽与马虎。
司法为民不仅需要法官作出公平正义的评判,也需要工作效率来保障。我们不能全是船长,必须有人是舵手,法院有许多繁杂枯燥的工作,但没有大事小事,每一件手头的事情都是最重要的事情。每一件“小案子”,都是影响人民群众一生“天大的案子”。审判辅助人员的工作体现在整个诉讼活动全过程,想方设法快捷高质完成工作,提升审判工作效率,让百姓感受到程序的完整公正,就是审判辅助人员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们不是船长
可能也不是舵手
只是一朵随船前行的浪花
上个月我们团队审结了一件二审案件,上诉人因为无法提供三名自然人被告的身份信息,被一审法院裁定驳回起诉。二审审理过程中,我根据原告提供的联系电话,拨打多次均无人接听。我和主审法官、法官助理分析这三名自然人被告均是被告4S店的员工,便以该4S店作为突破口,联系该4S店的工作人员,通过充分的沟通,反复释明其中利害关系,最后,该4S店提供了三名自然人的身份证号和联系方式。结案后,上诉人在北京法院电子诉讼平台留言给审判团队,他说到,二审审判团队仅用14天就根据其提供的信息获得了被告的身份证号,不仅想对审判团队的勤勉工作表示感谢,更加深了自己对司法的信仰。看到这里,我的内心深切地感受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法律不应该是冷冰冰的,司法工作也是做群众工作”。审判辅助人员要做的,就是多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多考虑一点,多做一点,做细一点。能为人民美好生活填块砖、加片瓦,就是我们审判辅助人员奋斗的目标。那一封封拆开的邮件,一次次提起的扫描表单,一个个在七层、四层、一层来回奔波的身影,在时光中不停歇地反复,就是在诉说审判辅助人员落实以人民为中心、为群众办实事的不变初心。
我们不是船长,也不能全是舵手,可能只是与船前行的一朵小浪花。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点滴工作成就事业,我们审判辅助人员也要为司法为民的伟大目标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