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主题教育关于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切实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加强调查研究,服务高质量发展?如何通过主题教育推动审判业务发展、司法能力提升?如何立足岗位高起点高标准推进金融审判体制机制创新和专业化队伍建设,厚植党的执政根基?
2023年4月28日,北京金融法院召开2022年度“五个一”精品工程成果表彰暨2023年度动员部署会,全面总结、表彰先进、分享经验、精心部署,将主题教育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以精品工程助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党组书记、院长蔡慧永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党组成员、副院长薛峰主持并宣读表彰通报,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牛晓锐就2023年实施方案做说明,三位受表彰干警代表做经验交流。
“五个一”精品工程聚焦庭审、文书、案例、论文、授课、司法建议、信息等“5+N”项司法业务、政务技能,常态化开展比武练兵,为精品成果孵化蓄势,为业务标兵培养夯基,为专业水平锻造赋能,是北京金融法院专业化金融审判能力提升的核心工程,自建院以来连续两年坚持实施。
2022年度,“五个一”精品工程共收到全院干警提交的395项作品。经评审,共计评选出精品成果奖30项和先进组织奖3个。其中,精品示范庭审5项、精品裁判文书5篇、精品案例分析4篇、精品论文调研4篇、精品课程4项、精品司法建议2篇、精品信息简报/新闻宣传稿6篇。
会上,审判第三庭庭长陈良刚、审判第二庭法官李楠和执行局法官助理丁睿智分别代表获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做经验交流。
审判第三庭庭长陈良刚
审判第三庭坚决落实院党组决策部署和院领导指示要求,认真谋划、扎实推进“五个一”精品工程,形成三点组织工作体会:一是提高认识,将“五个一”精品工程推进情况作为部门工作重要议题常抓不懈,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主动性。二是抓在日常,以高质量的本职工作、日常工作为源头活水,努力找准与“五个一”精品工程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三是加压挖潜,坚持全员参与和项目全覆盖,大力弘扬拼搏攻坚精神,不断提高执行力和实效性。
审判第二庭法官李楠
作为青年法官获评精品示范庭审非常荣幸。法庭是我们法官日常工作中最为熟悉的主战场,也是在与当事人的司法互动中查清案件事实、理清法律关系的重要舞台。开庭前进行阅卷、做足准备功课、熟悉案件情况,庭审中才能有的放矢、准确总结争议焦点。在保证庭审程序完整规范的基础上,引导当事人围绕争议焦点举证质证和辩论,冷静、高效、果断处理庭审突发情况。不断修炼内功,才能真正让每一次有效庭审都成为推动纠纷化解的力量之源。
执行局法官助理丁睿智
“五个一”精品工程对法官助理而言有着三重意义:一是激励我们不断提升自身审执工作专业能力、补足工作短板的重要途径。二是0追求更高层次的审判的重要方式。三是带动类案裁判、形成示范效应。在北京金融法院成熟定型的关键期,更要努力培育精品成果、锻炼更强的业务能力,早日成为既懂法律又懂金融的专业化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为建设国际一流金融法院做出自己的贡献。
党组书记、院长蔡慧永在讲话中对2022年“五个一”精品工程实施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他强调,“五个一”精品工程是北京金融法院专业化能力建设的核心工程,对于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创新践行司法为民、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专业审判队伍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以更大的力度持之以恒地推动。蔡慧永院长对2023年的“五个一”精品工程的深化开展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要进一步提高作品质量,让“五个一”精品工程成为优秀作品推荐的“蓄水池”;二是要进一步加强结果运用,让“五个一”精品工程成为评优评先的“风向标”;三是要进一步加强活动宣传,让“五个一”精品工程成为专业化建设的“金名片”;四是要进一步做好统筹保障,让“五个一”精品工程成为干警成长成才的“快速路”。
下一步,北京金融法院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厚植精品意识,在专业能力建设上不断精进,以精品的培育、发布引领、助推北京金融法院整体专业能力提升,不断提升司法质效和司法公信力,更好地服务国家金融战略实施,为推动国际一流金融法院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实现金融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
2022年“五个一”精品工程表彰名单
精品成果奖
精品示范庭审
(2021)京74民终591号 廖 钰、李 方
(2021)京74行初94号 陈良刚、刘京勇
(2022)京74执异46号 侯成成、丁睿智
(2022)京74民终926号 李 楠
(2022)京74民终513号 林文彪、廖清顺
精品裁判文书
(2021)京74行初83号 刘京勇
(2021)京74民初1号 孙 妍、丁宇翔
(2022)京74执异46号 侯成成、丁睿智
(2021)京74民初304号 蒙 瑞
(2021)京74民初47号 孙兆晖
精品案例分析
未依约强行平仓时差额补足责任的认定 ——某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诉陈某等合同纠纷案 耿瑗
事实信托关系的认定及适当性义务审查的考量因素——才某与某信托公司合同纠纷案 江锦莲
支某不服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某地方监管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警告、罚款及行政复议案 刘京勇
案外人异议应进行适度实质性审查嘉兴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李某执行异议一案 张守国
精品学术论文及调研文章
《裁判何以生效:一种多层次过程论的视角》 曹 炜
《困境与出路: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认定标准研究》 廖清顺、徐宇翔
《“人”“共”智能:法院综合事务扁平化改革的理性思辨与体系构建》 王 玫、张 禾
《反思与重构:证券监管中对连续性违法行为的处罚模式探析——以中国证监会752份处罚决定为分析样本》 陈良刚
精品课程
私募基金财产在执行程序中的救济路径——以案外人异议之诉为切入点 张守国
债券发行中介机构虚假陈述责任与认定——兼论欺诈市场理论的适用 孙 妍
证券虚假陈述诉讼前置程序取消的辐散效应及其处理 丁宇翔
金融机构违反适当性义务的裁判路径 陈广辉
精品司法建议
(2022)京74法建4号 杨晓琼
(2022)京74法建12号 江锦莲
精品信息简报、政工简报、新闻宣传稿
全方位加强房贷资金监管防范房地产乱象引发金融风险 刘京勇
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法治化应对思考与对策 胡雅妮、李默菡、杨晓琼、刁天、丁睿智、廖清顺、余周祺
北京金融法院创新党组理论中心组联学模式提升学习成效 房稀杰
北京金融法院“五个统筹”全面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 李婧怡
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治理体系与金融稳定”平行论坛法治版块顺利召开 王元义
金融审判人才建设成果和行动纲领发布 张 禾
先进组织奖
审判第一庭
审判第三庭
执行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