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讲法 | 买保险送金条?违法返佣使不得
北京金融法院 2025年10月15日 阅读次数:

案例导言

在保险销售中,任何“返佣”“返礼”或“承诺额外利益”的行为均属于违法行为。本案因销售人员违规承诺引发纠纷,最终其不仅被追回佣金,还须赔偿保险公司损失。这一案例提醒消费者:勿因小利轻信销售诱导,应基于产品本身理性投保;同时也警示销售人员,必须严守合规底线,违规行为必将承担法律后果。保险的目的是分散风险,诚信方是长久之道。


案情简介

2023年2月及3月,阮某与某保险公司销售人员靳某先后签订两份保险合同。后靳某从两份保单中获取高额佣金以及业务奖励、津贴等。在签订两份保险合同过程中,靳某擅自向阮某作出赠送金条的承诺。后阮某未收到金条,亦无法联系到靳某,遂与保险公司协商解除上述两份保险合同,保险公司基于销售人员的违规行为,解除两份保险合同,并向阮某退还两份保单的全部保费。


因靳某在销售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保险公司将其诉至一审法院,请求判令靳某返还已领取的佣金、奖励及津贴,并赔偿公司相应经济损失。一审法院判决靳某赔偿上述佣金等损失。靳某不服,上诉至北京金融法院。


北京金融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本案《保险代理合同》约定,由于靳某的过错致使投保人阮某解除保险合同,针对某保险公司已经支付的代理手续费(佣金)、奖励及津贴,靳某应当全额返还;此外,靳某还应当在保险公司遭受的实际损失、保费与现金价值差额、律师费等范围内对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五条

除本法另有规定或者保险合同另有约定外,保险合同成立后,投保人可以解除合同,保险人不得解除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一百三十一条

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及其从业人员在办理保险业务活动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欺骗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

(二)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

(三)阻碍投保人履行本法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或者诱导其不履行本法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

(四)给予或者承诺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

(五)利用行政权力、职务或者职业便利以及其他不正当手段强迫、引诱或者限制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

(六)伪造、擅自变更保险合同,或者为保险合同当事人提供虚假证明材料;

(七)挪用、截留、侵占保险费或者保险金;

(八)利用业务便利为其他机构或者个人牟取不正当利益;

(九)串通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骗取保险金;

(十)泄露在业务活动中知悉的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商业秘密。


就本案而言:

1 保险销售人员“承诺回报、给予金条”的行为,已直接违反上述法条第四项“给予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的禁止性规定。该类承诺往往伴随销售误导,扭曲保险产品分散风险的初衷,夸大收益,掩盖风险,极易引发纠纷,损害行业信誉。

2 投保人购买保险关注的重点应当是保险产品能否实现分散风险的目的,不能因保险销售人员的虚假承诺,受到诱导选择保险产品。签订合同后,保险销售人员的虚假宣传往往无法实现,投保人不仅无法获得保险销售人员“许诺”的利益,亦难以客观选择适合自身的保险产品。

3 该行为导致投保人解除合同,保险公司产生经济损失。保险公司依据《保险法》及《民法典》相关规定,有权要求存在过错的代理人靳某赔偿相关损失。

4 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会重点审查销售人员违规行为与保险公司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佣金、奖励等追偿金额计算的合理性,从而确定其最终赔偿责任。


法官小课堂


一、对保险公司而言


1.建立健全严格的销售管理制度和合规流程,强化内部管控与合规培训,明确禁止给予或承诺合同外利益,并强调违规后果。


2. 完善监督与问责机制,通过电话回访、系统监控等措施加强销售行为全过程监督,一经发现违规行为,立即严肃处理,并依法向违规销售人员追偿公司经济损失。进一步细化回访内容,将销售人员违规承诺给予的各类返款、返金等内容纳入回访范围。


3. 保险公司应加大对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宣传教育,向消费者进行明确、清晰的风险提示,让消费者知晓此类承诺无效且存在风险,从源头上减少纠纷。


二、对销售人员而言


1. 必须熟悉并严格遵守《保险法》及监管规定,拒绝以任何形式给予、承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专业、诚信地推介产品。


2. 将竞争核心立足于为客户提供精准的风险保障规划和优质的售后服务,而非依靠不正当手段短期获利。否则违规行为不仅会导致佣金被追回、承担赔偿责任,还可能面临监管处罚甚至职业生涯的终止。


三、对金融消费者而言


1. 警惕销售误导,清晰认知任何形式的“返佣” “返礼”或“额外收益”承诺均为违法违规行为,不受法律保护,且背后可能隐藏欺诈风险或产品缺陷,最后投保人既无法选择适合自身的保险产品,亦无法获取销售人员违法承诺的利益。


2. 选择保险产品时应聚焦其保障范围、条款内容及自身需求,勿因小利而忽视长期保障,购买前认真阅读保险合同并核实重要信息。


3. 若遇销售人员违规承诺,可保留证据并向保险公司或金融监管部门投诉举报;一旦因此产生纠纷,可寻求法律途径解决,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推荐分辨率:1600*900及以上 推荐浏览器:IE10及以上版本、或 Chrome、Firefox浏览器

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 61306240

办公时间  上午:9:30-11:30 下午:13:30-16:30

移动端
版权所有:北京金融法院 京ICP备2001217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0689号